新华全媒+|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.007秒“疆电”点亮山城
新华全媒+|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.007秒“疆电”点亮山城
新华全媒+|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.007秒“疆电”点亮山城6月10日,新疆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(tóuchǎn)送电,新疆的电能用时约(yuē)0.007秒,抵达2260公里外的重庆市渝北换流站,进而点亮巴山渝水的万家灯火(wànjiādēnghuǒ)。
“疆电入渝”工程是我国首条西北地区至西南地区的(de)特高压直流输电(shūdiàn)通道,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,相当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成功架设(jiàshè)了一条电力“高速公路”。
这是6月10日拍摄的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(zhíliú)输电线路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(dīnglěi) 摄 国网新疆电力(diànlì)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王新刚介绍(jièshào),“疆电入渝”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(huànliúzhàn),途经甘肃、陕西、四川,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,输电距离2260公里,总投资约286亿元。
作为我国首批“沙戈荒(shāgēhuāng)”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之一,工程配套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,风电(fēngdiàn)、光伏、光热(guāngrè)装机达1020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%。根据测算,工程每年可输送(shūsòng)电量(diànliàng)超360亿千瓦时,其中超过一半是新能源电量,相当于替代燃煤消耗约600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。
这是6月10日拍摄的哈密-重庆(chóngqìng)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端(duān)站(zhàn)巴里坤换流站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近年来,重庆的电力(diànlì)需求保持快速增长,电力需求年均增幅达6%,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%。位于(wèiyú)重庆巴南区的普洛斯腾龙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敖雄浩说:“我们数据中心每年用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,对绿电需求旺盛。随着‘疆电入(jiāngdiànrù)渝’工程投运,将给(gěi)我们引来更多绿电,降低用电成本。”
这是在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拍摄的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(shūdiàn)工程配套新能源项目(3月2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两座(liǎngzuò)换流站(huànliúzhàn)是“疆电入渝”工程的“心脏”,蕴含了(le)远距离、大规模风光电空间大转移的“密码”。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(fēngōngsī)巴里坤(bālǐkūn)换流站站长李源升介绍,巴里坤换流站内的核心设备,如换流阀、变压器(biànyāqì)等均实现国产化(guóchǎnhuà),通过智能控制,可以将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%以内,让极大依赖阳光、风速的新能源更加稳定地发电。
6月10日,在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换流站,运检人员在直流场区域进行紫外放电(fàngdiàn)检查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国网重庆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自若介绍(jièshào),渝北换流站运用了两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300兆乏调(diào)相机,其过负荷能力、进相深度及快速动态(dòngtài)响应等关键性能参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可高效稳定系统(xìtǒng)电压,提升输电系统的输送(shūsòng)能力。
连接两座“心脏”的电线(diànxiàn),要经过新疆的三塘湖(tánghú)—淖毛湖风区,这里的大风(dàfēng)瞬时速度(shùnshísùdù)可以掀翻行驶的汽车。对此,电力建设者为大风区铁塔量身(liàngshēn)定制“增肌”计划,对大风区铁塔进行优化设计。随着风速增大,塔头尺寸增大,导线、金具及铁塔所受风荷载增大,与33米/秒风区相比,35米/秒风区塔重增加(zēngjiā)(zēngjiā)5.5%,塔重共增加约1245吨,38米/秒风区塔重增加21%,塔重共增加约3387吨。
在新疆哈密市,电力员工在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对均压环进行检查验收(4月(yuè)1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马元 摄) “疆电入渝”工程是新疆正全力打造(dǎzào)全国能源(néngyuán)资源(zīyuán)战略(zhànlüè)保障基地的一个缩影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信息显示,新疆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(kěkāifāliàng)7.8亿千瓦,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.6×10⁷亿千瓦时。
地广人稀的新疆用不完如此体量的电力,大好风光(fēngguāng)资源很难“变现”转化成经济资源,同时中东部部分省区面临电力保供和(hé)节能降碳(jiàngtàn)的压力。
这是3月21日拍摄的(de)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配套线路(无人机(wúrénjī)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特高压工程(gōngchéng)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(guānjiàn)。2010年以来,新疆(xīnjiāng)通过两条交流通道和两条特高压直流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,其中新能源占比约三成,外送范围覆盖安徽、河南、江苏(jiāngsū)、浙江等22个省份。随着“疆电入渝”工程的投运,新疆向中东部省份输送的电量中,新能源比例将持续(chíxù)提高。
在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(bālǐkūn)换流站,运检人员在主控室监看(jiānkàn)运行数据(6月10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王新刚介绍,最西部的(de)新疆同中东部存在(cúnzài)2-3小时(shí)时差,新能源具有极强的时空互补特性,16时中东部光伏以每15分钟2200万千瓦的速度快速(kuàisù)下降,而此时(cǐshí)新疆艳阳高照,光伏正处于大发阶段,可依托新疆光伏有效支撑全国保供。据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测算,在新疆南疆开发1亿千瓦(yìqiānwǎ)光伏向中东部外送,中东部可减少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。(记者杜刚、戴小河、黄兴)
6月10日,新疆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(tóuchǎn)送电,新疆的电能用时约(yuē)0.007秒,抵达2260公里外的重庆市渝北换流站,进而点亮巴山渝水的万家灯火(wànjiādēnghuǒ)。
“疆电入渝”工程是我国首条西北地区至西南地区的(de)特高压直流输电(shūdiàn)通道,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,相当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成功架设(jiàshè)了一条电力“高速公路”。
这是6月10日拍摄的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(zhíliú)输电线路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(dīnglěi) 摄 国网新疆电力(diànlì)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王新刚介绍(jièshào),“疆电入渝”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(huànliúzhàn),途经甘肃、陕西、四川,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,输电距离2260公里,总投资约286亿元。
作为我国首批“沙戈荒(shāgēhuāng)”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之一,工程配套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,风电(fēngdiàn)、光伏、光热(guāngrè)装机达1020万千瓦,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%。根据测算,工程每年可输送(shūsòng)电量(diànliàng)超360亿千瓦时,其中超过一半是新能源电量,相当于替代燃煤消耗约600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。
这是6月10日拍摄的哈密-重庆(chóngqìng)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端(duān)站(zhàn)巴里坤换流站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近年来,重庆的电力(diànlì)需求保持快速增长,电力需求年均增幅达6%,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%。位于(wèiyú)重庆巴南区的普洛斯腾龙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敖雄浩说:“我们数据中心每年用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,对绿电需求旺盛。随着‘疆电入(jiāngdiànrù)渝’工程投运,将给(gěi)我们引来更多绿电,降低用电成本。”
这是在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拍摄的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(shūdiàn)工程配套新能源项目(3月2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两座(liǎngzuò)换流站(huànliúzhàn)是“疆电入渝”工程的“心脏”,蕴含了(le)远距离、大规模风光电空间大转移的“密码”。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(fēngōngsī)巴里坤(bālǐkūn)换流站站长李源升介绍,巴里坤换流站内的核心设备,如换流阀、变压器(biànyāqì)等均实现国产化(guóchǎnhuà),通过智能控制,可以将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%以内,让极大依赖阳光、风速的新能源更加稳定地发电。
6月10日,在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换流站,运检人员在直流场区域进行紫外放电(fàngdiàn)检查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国网重庆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自若介绍(jièshào),渝北换流站运用了两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300兆乏调(diào)相机,其过负荷能力、进相深度及快速动态(dòngtài)响应等关键性能参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可高效稳定系统(xìtǒng)电压,提升输电系统的输送(shūsòng)能力。
连接两座“心脏”的电线(diànxiàn),要经过新疆的三塘湖(tánghú)—淖毛湖风区,这里的大风(dàfēng)瞬时速度(shùnshísùdù)可以掀翻行驶的汽车。对此,电力建设者为大风区铁塔量身(liàngshēn)定制“增肌”计划,对大风区铁塔进行优化设计。随着风速增大,塔头尺寸增大,导线、金具及铁塔所受风荷载增大,与33米/秒风区相比,35米/秒风区塔重增加(zēngjiā)(zēngjiā)5.5%,塔重共增加约1245吨,38米/秒风区塔重增加21%,塔重共增加约3387吨。
在新疆哈密市,电力员工在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对均压环进行检查验收(4月(yuè)1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马元 摄) “疆电入渝”工程是新疆正全力打造(dǎzào)全国能源(néngyuán)资源(zīyuán)战略(zhànlüè)保障基地的一个缩影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信息显示,新疆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(kěkāifāliàng)7.8亿千瓦,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.6×10⁷亿千瓦时。
地广人稀的新疆用不完如此体量的电力,大好风光(fēngguāng)资源很难“变现”转化成经济资源,同时中东部部分省区面临电力保供和(hé)节能降碳(jiàngtàn)的压力。
这是3月21日拍摄的(de)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配套线路(无人机(wúrénjī)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特高压工程(gōngchéng)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(guānjiàn)。2010年以来,新疆(xīnjiāng)通过两条交流通道和两条特高压直流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,其中新能源占比约三成,外送范围覆盖安徽、河南、江苏(jiāngsū)、浙江等22个省份。随着“疆电入渝”工程的投运,新疆向中东部省份输送的电量中,新能源比例将持续(chíxù)提高。
在哈密-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(bālǐkūn)换流站,运检人员在主控室监看(jiānkàn)运行数据(6月10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王新刚介绍,最西部的(de)新疆同中东部存在(cúnzài)2-3小时(shí)时差,新能源具有极强的时空互补特性,16时中东部光伏以每15分钟2200万千瓦的速度快速(kuàisù)下降,而此时(cǐshí)新疆艳阳高照,光伏正处于大发阶段,可依托新疆光伏有效支撑全国保供。据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测算,在新疆南疆开发1亿千瓦(yìqiānwǎ)光伏向中东部外送,中东部可减少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。(记者杜刚、戴小河、黄兴)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