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连云港海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:下沉服务搭就业桥,多维引才聚发展动能

体育正文 130 0

连云港海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:下沉服务搭就业桥,多维引才聚发展动能

连云港海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:下沉服务搭就业桥,多维引才聚发展动能

“辞职返乡后通过社区服务站(fúwùzhàn)推荐,很快入职了设计公司!”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星化社区居民陈全伦的经历,正是海州区推动就业(jiùyè)服务下沉、打造“15分钟服务圈(quān)”的生动缩影。截至今年6月,全区已建成 11个家门口(jiāménkǒu)就业服务站,累计(lěijì)开展政策宣介、线下招聘、技能培训等活动68场,培训学员(xuéyuán)412人次,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。 就业(jiùyè)服务站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、就业困难群体需求(xūqiú)——如星化社区党委书记姚言琪牵头(qiāntóu)建设的(de)服务站,就帮助全职(quánzhí)妈妈张大姐在家门口找到兼顾家庭的工作,切实破解“留守家庭矛盾”“中老年人就业难”等(děng)基层痛点。海州区人社局还打造“梧桐树”服务品牌,推动政策宣讲、创业指导等服务向社区延伸,让居民“足不出圈”享受就业支持。 在夯实家门口就业服务的同时,海州(hǎizhōu)区以“就在港城 留在海州”为主题启动校地融合暨(jì)校企人才直通车活动(huódòng),组织重点企业走进南京医科大学康达(kāngdá)学院、江苏海洋大学等(děng)8所本地高校,开展校园招聘与政策宣讲(xuānjiǎng)。活动现场,企业HR化身“职业规划师”解读岗位前景,政策宣讲区详细解析“红韵海州新政十条”“名校优生安居(ānjū)补贴(bǔtiē)”等福利,针对人才驿站申请、生活补贴发放等问题提供一对一解答。今年以来,海州区已赴南京、重庆等地开展“高校求贤季(jì)”招聘17场,本地校园招聘活动4场,累计400余家企业参与,提供岗位 8000余个,初步达成(dáchéng)就业意向1100余人,推动“院校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”深度融合。 “住房安心,才能(cáinéng)就业(yè)放心。”海州区打造“1+5+N”人才安居工程,建成1918套“拎包入住”人才公寓,7处(chù)青年人才驿站为面试者提供最长14天免费入住服务,并在市级政策基础上,额外给予博士研究生(yánjiūshēng)、正高级职称人才10万元安家(ānjiā)补贴,实现(shíxiàn)从“短期租”到“长期住”的全周期覆盖。海州区率先启用“海智安家”公寓管理系统,支持申请即办、不见面审批(shěnpī)等智能服务,搭配24小时管家值守、极速维修等增值功能,让“数据跑路”代替“人才跑腿(pǎotuǐ)”。此外,73名新引进(yǐnjìn)高层次人才获发“红韵海州英才卡”,可(kě)享受公共文化、医疗保健等定制服务,常态化举办的“业”课堂、人才家庭日等活动,累计吸引1.2万人次参与,全方位提升人才归属感。 针对正大天晴等重点企业,海州区实施“一企一策”服务,鼓励企业靶向(bǎxiàng)引进(yǐnjìn)“高精尖缺”人才(réncái),带动新引进博士、高级职称等高端人才数量持续攀升。在人才驱动下,力磁医疗获评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,联瑞新材料等6家企业跻身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行列,彰显“人才强企”的发展活力。与此同时,基层力量持续发力——如姚言琪等人大代表(réndàdàibiǎo)牵头建设服务站,通过整合社会资源、打通(dǎtōng)信息壁垒(bìlěi),让就业服务直达社区末梢,真正实现“家门口(jiāménkǒu)就业”的民生温度。 下一步,海州区将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,举办直播带岗、招聘夜市、家门口招聘会等活动,深化“梧桐树”服务品牌建设。从基层(jīcéng)服务站(fúwùzhàn)的精准(jīngzhǔn)对接(duìjiē),到校(dàoxiào)地企协同的人才招引;从安居保障的“硬实力”,到智能服务的“软环境”,海州区正以多维创新举措,打造人才与城市同频(tóngpín)共振的发展新格局,让更多人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业创业梦想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永续动能。通讯员 赵威娜 方齐 张(zhāng)竞元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
连云港海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:下沉服务搭就业桥,多维引才聚发展动能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