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陪伴长春人45年的白犀牛“犀犀”生病了,系国内圈养条件下最高龄犀牛,动物园:它虽患病但未处于弥留之际

体育正文 203 0

陪伴长春人45年的白犀牛“犀犀”生病了,系国内圈养条件下最高龄犀牛,动物园:它虽患病但未处于弥留之际

陪伴长春人45年的白犀牛“犀犀”生病了,系国内圈养条件下最高龄犀牛,动物园:它虽患病但未处于弥留之际

极目(jímù)新闻记者 王柳钦

7月8日,吉林省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发布视频称,陪伴了长春市民(shìmín)四十五载光阴(guāngyīn),见证几代人成长的白犀牛“犀犀”,如今行动迟缓、感官迟钝,还身患(shēnhuàn)疾病,引发网友关注。

wechat_2025-07-08_164747_394.png躺在犀牛馆内馆里的白犀牛“犀犀”(视频截图)

wechat_2025-07-08_164833_023.png白犀牛“犀犀”正在吃草(视频截图)

视频画面显示,白(bái)犀牛“犀犀(xīxī)”安静地躺在公园犀牛馆内馆里,作为(wèi)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的活化石,也是吉林省最后一只白犀牛,最终难敌衰老(shuāilǎo)与疾病的双重侵袭,未来长春或许再难有白犀牛的身影。在视频评论区,不少网友为“犀犀”祈福,“希望犀犀能闯过这一关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08_165100_941.png网友小时候和“犀犀”的合影

2023年7月,长春市动植物(dòngzhíwù)公园曾发布视频称(chēng)“犀犀”43周岁了,祝愿老朋友(lǎopéngyǒu)永远开心健康快乐。有不少网友称,自己小时候(xiǎoshíhòu)曾到公园看过“犀犀”,“从小时候看到人近中年”,并晒出了过去拍摄的照片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08_165141_170.jpg专家组到犀牛馆进行现场临床检查(图片来源:长春市动植物公园)

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,7月7日,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公众号发布文章称,今年2月,“犀犀”嘴部出现类似水泡样溃疡,每次进食都显得有些艰难。为(wèi)此,公园多次邀请相关(xiāngguān)动物专家进行会诊和治疗(zhìliáo),保育员和兽医也会每天为“犀犀”清洁伤口,涂抹特制(tèzhì)药膏,但直至目前,病情仍未(wèi)得到痊愈。

wechat_2025-07-08_165329_908.png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犀牛馆前的介绍牌(视频截图)

7月8日,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长春市动植物公园(gōngyuán),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“犀犀”是公园现存唯一一只雄性(xióngxìng)白犀牛“犀犀”,出生于1980年,如今已逾45岁高龄,相当于人类的(de)百岁老人,是目前(mùqián)国内圈养条件下最高龄的犀牛。

长春市动植物公园一名(yīmíng)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社交平台上发布“犀犀”的(de)(de)视频,主要是由于它年纪较大,再加上现在生病了,仅在内馆活动,因此才用视频的方式给大家分享“犀犀”的情况,并不是(búshì)“犀犀”快要不行了。

公开资料显示,白(bái)犀,又叫白犀牛、方吻犀,属于奇蹄目犀科,生活(shēnghuó)于非洲丛林以及草原地带。全身厚皮,异常(yìcháng)粗壮的躯体,短柱般的四肢,庞大的头部,吻部上面长有双角。喜结小群生活,多在傍晚、夜间和清晨活动。性情温和,一般(yìbān)不主动攻击人,它(tā)反应比较迟钝,视觉很差,但听觉和嗅觉敏锐。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2020年濒危(bīnwēi)物种红色名录-近危(NT)。

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(wèijīng)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陪伴长春人45年的白犀牛“犀犀”生病了,系国内圈养条件下最高龄犀牛,动物园:它虽患病但未处于弥留之际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